近日,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,采访了这位醉心于慈善事业,乐于奉献的企业家——河北东升企业集团董事长杨东升。
想不到去年初,儿子舌头下又长出一个包块,做了第二次手术。日前,经过医生诊断,原来他得了舌下腺囊肿病,一旦受到酸辣刺激,囊肿就会变大。
遇到这种情况,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,如果不治疗会造成患儿吞咽、言语及呼吸困难。直到今年2月,张女士才发觉包块的异常:只要儿子一吃火锅,他的下巴就会冒出一个鹅蛋大小的包块,过一段时间,包块又会消失,张女士只好将儿子送到了医院从数量上可以看出,该处垃圾已有很长时间没有清理了。呼声:影响生活质量,渴盼及时清理采访期间,深受垃圾之苦的附近居民向记者大倒苦水,渴盼附近垃圾能得以及时清理,不再整日与垃圾为伴。至于园林小区北墙外的垃圾,该负责人表示,由于该区域垃圾清运费一时难以到位,清理该处垃圾带尚需时日。
虽然信用社的南墙上写有此处禁倒垃圾,违者罚款字样,但因没人看管,标语也便没起到任何约束作用。对此,清理效果如何?能否建立起日常日清的长效垃圾清运机制?记者和广大市民拭目以待。经核实后,小伙子将银行卡交给刘先生
刘先生表示,当时还以为这个小伙子存心不良,谁知却是拾金不昧的好小伙。取完钱后,刘先生骑上自行车急忙往家赶。因为家里有急事需要用钱,20日晚上6点多钟,刘先生到位于清风街的某银行自动取款机前取款。本报讯(记者 贾旭鸿)这年头儿,还是好人多,要不然我的卡丢了麻烦就真大了。
12月21日,市民刘先生打来热线电话,向本报叙述了一件令他感动的小事。看到只有一个人,刘先生才放了心,停下来。
刘先生一摸自己的兜,银行卡果然已不在身上了。小伙子气喘吁吁跑到跟前,手里捏着一张银行卡。便道上,刚才那个等候取款的小伙子追着他跑。刘先生当即拿出一百元钱要感谢小伙子,被他婉拒。
他一边狠命着蹬自行车,一边扭头看。走出没三分钟,就听到后边有人喊:等等,刚才取的钱人,你等一下,是不是你的银行卡丢了?刘先生一听,心里咯登一下子,脑子里瞬间闪现了许多阴谋抢劫的画面。因为天色已晚,刘先生十分警惕的注意着周围的情况。刘先生想以后再向好心人致谢,可小伙子怎么也不肯说自己的姓名,打了一辆出租车走了。
经核实后,小伙子将银行卡交给刘先生。他进行取款操作时,身后有一个年轻人排队等待取款。
原来,小伙子转帐后走出大门时,发现门前有一银行卡,想到可能是刚刚取钱的人丢的,他就急着追来了给村民渠建茹治病捐资5000元。
他常说: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国家有难、群众有难时,我就必须要站出来,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相帮。张立根现担任市铁西供电所党支部书记,连续四届任保定市人大代表,定州市人大常委,连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给刘军考治病捐资10000元……多年来,张立根致力于扶危济困,受过他资助的家庭达几百家。1953年,张立根出生在赵村镇刘家庄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,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历尽了艰辛坎坷,13岁才上完小学就因家境困难辍学了。1991年,向我国南方受灾地区捐款1000元。为了更好的照顾孤寡老人的生活,他还把老人们安排到养老院。
2008年汶川地震,他为灾||区捐款200元。三十年来,张立根始终如一的支持家乡的发展,前后共捐资二百余万元为村里修路建学。
2008年,出资为村民修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,扩建村办公场所,修建高标准文化广场。他致富不忘乡邻,三十年如一日,救急救困,事迹被人广为传颂。
反哺三十年,张立根始终把心放在家乡,他说,他这辈子一直在想,自己到底能为社会、为家乡做些什么,乡亲们的养育之恩,自己理应涌泉相报,扶危济困是自己的义务,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,自己才安心、才高兴。1998年,向南方洪水受灾地区捐款10万元。
到1989年,负责电业管理的张立根已不再担任村主任,饮水思源,他仍时刻关注着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,只要家乡建设用得着他,张立根就绝不含糊。村民杨振友的母亲是残疾军人的遗孀,家里十分贫困,从1985年开始,每年她都从张立根这里领到200元的救济金。2009年,捐资20万,为村里修建新大街……在张立根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里面,记载着这样一笔笔的捐款。张立根时常告诫自己,我是一名党员,是靠党的富民政策富了起来,自己富了不能忘了国家。
目睹当时乡亲们落后的生活状况,他心碎了,着急了,他想带动村民们富起来,让大家过上好日子,以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。1993年,村民张振江母亲病逝,其无力葬母,张立根听说后出资400元帮他料理了母亲的后事。
提起张立根,乡亲们都亲切的说,立根可是我们这里的‘及时雨呀。1998年,南方特大洪水,他毫不犹豫的捐出了自己的积蓄10万元。
八十年代初,已经脱离贫困的张立根带着家眷回到家乡刘家庄。但是,这样的困难难不倒张立根,他冲破重重阻力,打破陈旧观念,含泪带头迁走了自家祖坟。
2000年,为本村刘家庄小学捐款8万元,捐资13万元为生活困难老人建养老院。1985年,新农村规划建设开始了,当时刘家庄地理面貌复杂,村四周坟地遍布,东西北三面壕坑相连,整个村子没条平整的道路。几年间,他先后在村里建中型砖厂四座,给村里人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收益,初步扭转了刘家庄村贫穷落后的原始面貌。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,张立根又捐出了2000元。
青年时代的张立根靠着自己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出去闯荡,当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,党的富民政策给年轻的张立根带来了机遇,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从一点一滴干起,先后拉过人力车,承包过土地,承包过砖窑……就这样,他一步步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。给村民杨占军治病捐资1500元。
张立根常说,我讨过饭,受过苦,深知穷的难处,我要报答当年乡亲们给过我的百家饭。在任村主任的几年间,张立根先后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用于家乡建设。
1980年,张立根出任刘家庄村主任。现在的刘家庄村处处透露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,村里宽敞的道路、明亮的路灯、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,这一切都离不开张立根的努力。